当前位置:公文集锦 > 常用范文 > 敢教日月换新天文献纪录片观后感八篇

敢教日月换新天文献纪录片观后感八篇

  党的百年奋斗之路,决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克服困难,每次危机,都能找到应对的解决办法。在各种不利的因素前,保持勇敢前进。党之所以经历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从“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壮志,到“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定力,都体现了党不断进取的先进性和一心为民的纯洁性。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敢教日月换新天文献纪录片观后感八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敢教日月换新天文献纪录片观后感八篇【一】

  按照敦化市委文件要求,教育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家自行观看《讲武堂》系列节目《敢教日月换新天》之《走进革命老区县敦化》专题片。

  该片通过大量珍贵的史料和现场主持人及延边州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xx、敦化市司法局政治处主任xxx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解放军党史军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军史专家李涛,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军史专家卢勇四位嘉宾的倾情讲述,集中反映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敦化这座古城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的重要活动地之一,英勇的抗联将士们在这里谱写了一曲抵御外侮的壮丽凯歌和为民族解放、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充分展示了在战争年代,老区人民是党领导革命的坚定追随者。如今,这里的人们同全国人民一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赓续传承抗联精神和红色基因,昂首阔步前进在追梦大道上,继续谱写新时代的光辉篇章。

  通过观看本次专题片令我更加了解了抗联战争中的重要地位,革命先驱抛头颅洒热血,孤悬敌后十四载,战斗在深山密林间,为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不畏牺牲,我们才过上了现在的美好生活。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我更要要一刻不停地朝着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的标准努力,继承并发扬抗联精神,朝着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的目标前行,努力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忠诚可靠的接班人,更好地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敢教日月换新天文献纪录片观后感八篇【二】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通过观看《敢教日月换新天》让我明白了,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只有深入学习、准确理解党的奋斗史、发展史,才能弄清楚党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才能深刻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才能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党员干部要学好党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善于从党史学习中“强三力”,凝聚起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磅礴力量。

  观看《敢教日月换新天》让我明白,学好党的历史,要铸牢“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定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脱贫攻坚,我是党员向我看齐”“疫情不退我不退”,这一句又一句从心底发出的声音,正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新时代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就是要读懂党的百年奋斗故事、回望党的艰苦创业历程、不忘党的初心,认清历史脉络、把握现实方位、辨明发展走向,学习他们顽强如石、坚韧如丝、绚烂如画的革命信念,切实做到学史增信,不断锤炼信仰信念、磨练思想道德、锻炼意志品质,始终确保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认识到位,对党绝对忠诚。

  观看《敢教日月换新天》让我明白,学好党的历史,要汲取“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初心动力。“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回望百年峥嵘岁月,正是紧紧依靠并带领人民群众,我们党才能走向胜利走到今天;展望下一个“一百年”,新征程任重道远,人民群众依然是我们党应对挑战的依靠力量。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就是要以史为师,对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解读“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把工作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在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谱写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观看《敢教日月换新天》让我明白,学好党的历史,要提升“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业务能力。“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百年党史时间轴上的一个个重大时间、重大事件、重要地点和重要人物,都是党不断在历史实践中检验真理、积累经验的最好总结。开展百年党史的学习教育,不仅仅是让党员干部缅怀先辈楷模,继承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更是要在历史洪潮中吸纳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教训。与此同时,绝不能将历史经验当作“固定公式”以此生搬硬套,要勤学善思、学以致用,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中实现“古为今用”,真正做到学史力行,在推进各项工作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思路,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新长征路上,我们还有一个接一个“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一个接一个“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只有学好党的历史,才能走向更好的未来,才能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续写新篇章、创造新辉煌。

敢教日月换新天文献纪录片观后感八篇【三】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党史中汲取“人民”二字的力量,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接过时代“接力棒”,奋勇奔向“新征程”,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学党史常思“我是谁”,情系人民“心连心”。人民是党的力量源泉,从一叶红船到巍巍巨轮,党始终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生死相依,生动诠释了党来自人民、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的宗旨和情怀,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党员干部学习党史,要在重温党的初心中厚植人民情怀,从建党的开天辟地、新中国改天换地、改革开放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奇迹、历史变革,感受人民立场的坚定、群众感情的至深,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心如海,滴水汇聚成其汪洋,要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以百年党史为标尺,用历史的长度量出初心的纯度,不管走得再远都不忘为什么出发,把初心使命化作锐意进取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的原动力,带领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谋求最大公约数、绘出最大同心圆。

  学党史深悟“依靠谁”,贴近人民“面对面”。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回望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发展的光辉历程,深刻揭示了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水乳交融的血肉联系,依靠人民既是无往而不胜的历史规律,更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以甘当“小学生”的姿态,拜人民为师,俯身弯腰深入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策于民,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关注群众心声,多和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促膝谈心,以诚恳的态度接受群众的批评监督,在“零距离”贴近群众中汲取丰富营养,读懂基层火热实践的“无字之书”。深入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要不断增强密切联系群众的能力,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接地气、通下情、面对面”说好“群众话”,揭揭锅盖、摸摸被褥、问问冷暖掌握“百姓情”,以沉入基层的“泥土味”换来干群之间的“亲情味”,把理论政策、知识技能“翻译”成符合老百姓“听觉习惯”的乡村俚语,始终与群众打成一片。

  学党史回答“为了谁”,服务人民“实打实”。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镌刻在了自己的旗帜上,无论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发展时期,无数共产党人为着人民“大我”而不惜牺牲“小我”,树立了一座座精神丰碑,用生命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群众生活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要树立“赶考”意识,拧紧思想“开关”,扎实作风“篱笆”,踏踏实实做人民的勤务员,用干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在群众“最盼”之事上下苦功、群众“最急”之事上见真功、群众“最忧”之事上亮硬功,竭尽全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让群众真切感受党的关怀和温暖。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要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永葆人民至上情怀,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将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着力改善群众就业、出行、住房、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基础条件,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敢教日月换新天文献纪录片观后感八篇【四】

  近日有幸赴太行山区的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干部学院,参加民建山东省委举办的红旗渠精神教育培训班。在短短五天的时间里,我与37位同学一起参观了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被周总理誉为建国以来两大奇迹之一的红旗渠,我们听讲座、看视频、亲身体验红旗渠的壮观,感受红旗渠精神的伟大,一次次心灵被震撼,一次次被深深感动,一次次禁不住流下热泪。

  对于我们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讲,红旗渠其实并不陌生,我们曾从课本、广播、报纸上多次接触过这个名字,但是走上红旗渠,聆听老书记杨贵给我们介绍红旗渠的修建过程,近距离感受红旗渠建设者们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精神,感受林州人在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誓把河山重安排”的豪迈气概,这是第一次!

  红旗渠工程之浩大,施工环境之恶劣举世罕见!整个渠道蜿蜒于太行山崇山峻岭之中的悬崖峭壁上,犹如“天河”,纵贯林州全境。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技术条件极其落后、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林州人民依靠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凭借着自己的一双手,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历时十个春秋,创造了奇迹。老书记杨贵谈起当年修建红旗渠的背景时说:引漳入林工程浩大,困难时期国家又不可能投资,可林县祖祖辈辈缺水盼水,共产党再不解决这个问题就对不住老区人民!头可断,血可流,不建好山区不罢休。朴实无华的语言道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担当!

  纵观红旗渠修建的过程,不能不被修渠人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所感动,技术员吴祖太英勇牺牲的场景让我热泪滚滚,排险队长任羊成勇挑重担、不怕牺牲的精神令人震撼,无数修渠人“与天奋斗、与地奋斗”的豪情深深感染着我,更让人钦佩的是杨贵书记,他一心为民、不屈不挠,率领县委一班人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博大情怀!

  今天,我们走在红旗渠的堤坝上,看着缓缓流淌的渠水,感受着红旗渠的宏伟壮丽,心中有无限感慨。近五十年来红旗渠水依然浇灌着林州的这方土地,养育着林州的父老乡亲。历史已经逝去,如今,我们的国家科技、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日新月异,然而红旗渠精神却仍然值得我们大力学习和弘扬。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红旗渠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今天的共产党人更要坚定理想信念,立足人民,依靠人民,在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的过程中,更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红旗渠的修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它是民心所向,历史的事实也无数次证明,群众最关心的事,就是大事,共产党人就应该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与当年林县的干部相比,现在干部的工作环境、文化程度、个人眼界都有了巨大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些干部的群众观念淡了,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作风差了,如果只做表面文章,群众就会对你丧失信心!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就会丧失!在刚刚结束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这是顺民心合民意的举措,只有不断修正自己,中国共产党才能始终处于核心地位,才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出更多奇迹。作为民建的一员,我们都要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扬红旗渠精神,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踏踏实实做好各项工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而努力!

  在现实的繁荣和富庶之中,回望那渠清水,那是一种精神,它吸引着我们,凝聚着我们,感召着我们,以其雄浑博大、荡气回肠的魅力,融入到我们的血液里,一代一代传承,催人深思,令人奋进。禁不住想起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那句话:“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敢教日月换新天文献纪录片观后感八篇【五】

  鉴古知今,学史明理。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过残酷的环境,遭遇过失败的挫折,背负过沉重的压力。百年风雨征程,我们党何以历经苦难而走向辉煌?学好党史必修课,就要坚持正确的党史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把握百年党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读懂蕴含其中的客观规律和历史必然,汲取真理力量,赓续奋斗使命,以更加坚定、更加自信、更加自觉的姿态踏上新征程、投身新伟业。

  风雨百年,青史可鉴。井冈山八角楼上的灯光下,诞生了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延安整风运动,肃清了党内“三股歪风”,成为作风建设的源头活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开启改革开放大变革的时代序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进行艰辛理论探索、推进伟大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回答时代之问、实践之问、人民之问,找到了适合我们自己的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间大道”。百年党史深刻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当代中国的全部主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学好党史必修课,党员干部要从党的非凡历程中读懂百年风雨背后的历史大逻辑,汲取真理力量,为初心溯源,为思想筑基。要把学习党史与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结合起来,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把理想信念建立在深厚的理论修养之上,以马克思主义穿越时空的真理光芒照亮前行道路。要把学习党史与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结合起来,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夯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在强化理论武装中用好破解难题的“金钥匙”,练就奋进新征程的真本领真功夫。wWw.AllW.cN 转载请注明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出一条血路来”“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一代代共产党人发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前赴后继、英勇奋斗,铸就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成就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铸就了彪炳史册的“中国奇迹”。一部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不懈奋斗史”,凝练成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构筑了中国共产党人矢志奋进的精神谱系。百年党史深刻昭示:一切伟大成就,都是奋斗得来的。精神的力量无坚不摧,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任何困难都压不垮我们。

  创业维艰,奋斗以成。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更大、挑战更多、任务更重。学好党史必修课,党员干部要从党的非凡历程中读懂百年成就背后的创业大逻辑,把初心融入血脉,把使命扛在肩头,赓续奋斗使命,扬帆复兴征程。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锤炼结合起来,“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清除思想上的尘埃,洗涤心灵上的污垢,品读可歌可泣奋斗故事,赓续“红色基因”,立志做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结合起来,振奋斗争精神、奋斗精神,在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夯实国内大循环战略基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等各项中心重点工作中勇当“开路先锋”、勇开“顶风船”,把握“危”中之机,抢抓发展之“先”,书写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谋复兴的新时代“赶考”答卷。

敢教日月换新天文献纪录片观后感八篇【六】

  新中国诞生了,究竟能不能站住脚?能不能迈开大步前进?不破不立,除旧才能布新。上海等城市进行“银元之战”、“米棉之战”,打击不法投机资本;没收官僚资本,废除外国在华经济特权。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人民第一次成了土地的主人。开展大规模剿匪作战,镇压反革命,扫除黑恶势力。在北京“八大胡同”,在全国,取缔妓院,解放妇女,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禁止,铲除邪教,荡涤一切污泥浊水,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上海外滩,十里洋场,曾经聚敛了中国大量财富。这里是殖民化资本主义势力聚集的顽固堡垒。

  上海解放后,陈毅到任上海市长。这时,国民党统治时期恶性通货膨胀的影响仍在延续,经济秩序极其混乱。新中国的第一场经济战役即将打响。

  汉口路422号这座建筑建成于1934年,它曾经是中国最早的证券交易所。70年前这里曾经是扰乱新中国金融的窝点。

  1949年6月10日,上海市军管会周密部署,一举查封了证券大楼,依法逮捕为首的违法分子。武汉、广州等城市也相继采取行动。这场斗争严厉打击了非法金融投机活动,使人民币迅速进入市场流通。

  新中国成立后刚刚半个月,又一场风暴袭来:从10月15日起,华北以粮食带头,上海以纱布带头,物价在50天内上涨约3.3倍,范围遍及全国,人心开始浮动。

  党中央果断作出决定,陈云领导中财委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粮食、棉纱和煤炭的调动和集中。到12月10日,“米棉之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总趋势开始平稳地向下浮动。毛泽东对此作出高度评价道,平抑物价,统一财经,其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随着全国解放,人民政府废除外国在华经济特权、废除旧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没收了官僚资本,把经济的命脉掌握在国家手里。同时,成立海关总署,真正“掌握了国家大门的钥匙”。

  从此,外滩变了。它不再是洋人的租界,而是人民的新外滩、新上海优美的风景线。

  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实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到1953年春,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尚未完成土改外,全国新老解放区共有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得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其他生产资料。

  随着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中国展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新中国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建设新中国,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在地方政府建立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匪患相当严重,旧政权遗留的反革命势力还在蠢蠢欲动、阴谋破坏。

  大规模剿匪作战是人民解放战争的继续,全国共毙、伤、俘土匪和争取土匪投降总数260余万人,到1953年基本完成剿匪斗争,结束了中国匪患久远、为害甚烈的历史,稳定了社会秩序,有力保护了人民的安居乐业。

  在云庵山山顶五连洞革命烈士墓前,当地村民每年的祭奠活动持续了近70年。今年88岁的瞿继富老人,再一次来到这里,坟墓中埋葬的是他当年的同龄人。每当回忆起那段经历,老人都禁不住潸然泪下。

敢教日月换新天文献纪录片观后感八篇【七】

  从长沙早期共产党组织诞生到掀起湘区工运高潮,从发动秋收起义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从开启红军长征伟大转折到推动抗日救亡运动,从坚持全民族抗战到争取湖南和平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湖南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基调之豪迈、色彩之鲜艳、气势之雄浑,令人荡气回肠、热血澎湃。

  ——策动早期建党。二十世纪初,在新文化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湖南先进分子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深入探讨救国救民道路,积极投身早期党组织创建,湖南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发展的重要策源地。

  作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湖南“承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地理优势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了便利通道,特别是“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滋养以及工人阶级的不断壮大,使马克思主义在湖南的传播呈现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鲜明特点。1918年4月,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在长沙发起成立新民学会,主张“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及“改造中国与世界”。从此,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社会主义青年团、崇新学社、心社、健学会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在湖南相继涌现。1919年7月,青年毛泽东在长沙创办并主编《湘江评论》,宣传最新思潮、唤起民众觉醒,成为当时“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之一”。毛泽东、蔡和森等不仅通过撰写、转载、翻译各种文章传播马克思主义,还注重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湖南工人斗争和革命实践相结合,使工人运动由经济斗争上升为政治斗争,使知识界先进分子逐渐认识工人阶级的地位作用,通过组织赴法勤工俭学、发起“驱张”运动、组织罢工罢课、开办民众夜校等,教育吸引一大批先进分子逐步树立共产主义信仰,为中共早期组织创建提供了思想准备和干部条件。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同工人运动的结合,在中国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呼之欲出。1920年春,李大钊、陈独秀开始探讨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在“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过程中,旅法勤工俭学的蔡和森,1920年8月、9月两次致信毛泽东,提出“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完整提出“中国共产党”名称,比较系统地阐述建党思想和原则。毛泽东在给蔡和森的回信中,对其组织共产党、实行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表示“深切赞同”,热情称赞:“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同”,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唯物史观是吾党之哲学根据”观点。1920年11月,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创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8个最早建立的中共早期组织之一。

  1921年6月29日,毛泽东、何叔衡从长沙出发赶往上海,于7月23日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此肇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掀起革命风暴。湖南党组织在成立初期就领导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平民教育运动和农民运动。1922年下半年至1923年4月,先后组织了粤汉铁路、安源路矿、长沙泥木、水口山铅锌矿等10次工人大罢工,掀起了湘区工人斗争高潮。湖南成为当时全国革命运动发展最迅速的省份之一,其中李立三、刘少奇等领导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二七惨案”后,尽管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但湖南工运却继续向前发展,并与反帝反军阀斗争和农民运动相结合,显现出工运斗争的新趋势。

  国共合作建立后,中共湘区委注重动员省工团联合会、湖南雪耻会等革命团体公开活动,组织声援上海和青岛等地五卅运动、长沙收回大金码头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反帝斗争,掀起了反帝爱国群众运动高潮。同时,毛泽东等高度重视农民问题,开拓发展农村党组织,发动形成了暴风骤雨般的农村大革命。在全省农村,数百万农民在农会聚集,掀起革命风暴,矛头直指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及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发出“一切权力归农会”的政治呐喊,争取“平粜阻禁”“减租减息退押”“废除苛捐杂税”等民生权益,并呼吁妇女解放和社会风俗改造。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面对血雨腥风,湖南共产党人高举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旗帜,从血泊中爬起来,与工农群众继续投入新的战斗。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和湖南省委领导军事力量在湘赣边界发动秋收起义,第一次高高举起共产党和工农革命军的旗帜,特别是在攻打城市目标失利的情况下,适时将革命力量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罗霄山区,创建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此成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革命道路的新起点。1928年1月12日,湘南特委及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在宜章发动湘南起义,随后起义发展到湘南地区20多个县;4月2日,湘西北特委和贺龙、周逸群等率部发动桑植起义,随后创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7月22日,湘鄂边特委和彭德怀、滕代远率部发动平江起义,随后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这些不断兴起的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昭示出中国革命的新方向,孕育着中国革命的新高潮。

  从1927年10月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武装斗争和建党建军建政结合起来,在农村广泛开展游击活动,发展地方党组织,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和人民武装。1930年前后,湖南境内相继组建了红二军、红三军、红五军及红二军团、红三军团、红六军团等正规红军,发展了游击队、赤卫队、儿童团等武装力量,并与敌人展开了针锋相对而又艰难曲折的斗争。

  在工农红军实施战略大转移过程中,湖南作为中央红军长征的重要途经地和伟大转折地、红六军团长征探路的转战地以及红二、六军团长征的出发地,3支红军劲旅在湖南境内纵横驰骋、英勇搏杀,途经全省46个县市区,一路播撒革命火种、铸就浴血荣光,三湘大地留下了“半条被子”“断肠明志”“一家八口同长征”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抗战中流砥柱。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共湖南地方组织和共产党人坚决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积极促进国共两党在湖南地区合作以及各界人民之间的团结,有力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湖南建立。1937年11月,中共中央派徐特立、王凌波到长沙建立八路军驻湘通讯处,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与中共湖南省工委一道,开创国共合作抗日的政治局面。其中,以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为骨干的文化救亡活动,成为该时期全国救亡运动的一大亮点。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等众多文化救亡团体纷纷建立,《抗战日报》《观察日报》等多家文化救亡报刊相继涌现,《新华日报》《群众》等大量救亡报刊如潮水般涌入湖南,一大批文化界知名人士先后转来长沙,湖南顿时成为文化精英和知识青年的集聚地。当年,吕振羽受中共中央北方局“回湘开荒”之命来到长沙,团结联络文化教育界人士,并在武冈县塘田创办塘田战时讲学院,培训培养抗日骨干。湖南省工委还在长沙、衡阳等地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及各类战时学校、训练班,所培养的抗日骨干力量在扩大党的政治影响、配合正面战场作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武汉沦陷后,湖南逐步转变为抗战前沿阵地。面对险恶严峻的战争形势,中共湖南省(工)委一方面坚持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继续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另一方面注重斗争方式的转变,动员领导人民在沦陷区开展游击战争。党领导和影响下的数百支游击队和近6万人的自卫队,活跃在湖南沦陷区,为配合正面战场作战、保护当地群众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新四军和八路军挺进湖南沦陷区,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1943年11月,新四军江南挺进支队跃过长江,开辟以桃花山为中心的石(首)公(安)华(容)抗日根据地,成为湖南境内主要的敌后抗日根据地。1945年3月,王震、王首道率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入湘,战斗遍及19个县市,沉重打击日伪军侵略气焰,为夺取抗战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全面抗战时期,湖南人民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拱卫中国抗战全局的“南天一柱”。在全省各级党组织的影响推动下,湖南人民舍生忘死地参与到大会战中,源源不断地为前线输送战略物资,为救护伤兵、接济难民等提供坚强后盾,还组成侦察队、交通队、救护队、宣传队和慰劳队支援前线。在常德会战中,地下党员潘哲夫建立的“湘鄂西边区抗日游击队”,积极配合国民党军阻击日军入侵;在衡阳会战中,“配合作战,构筑工事之民夫,葬身枪林弹雨者,达3174名”;在湘西会战中,地下党员萧健阶领导的抗日自卫队,配合国民党军奋勇作战。日本侵华司令冈村宁次曾如此感慨:“欲灭华夏,先平湖南。”抵御外侮,湖南人民同仇敌忾、果敢壮烈。

  ——建功全国解放。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一方面争取通过和平途径来实现中国的进步发展,另一方面对国民党的军事进攻给予坚决反击。湖南省工委坚定执行党中央路线方针和政策,根据形势发展适时作出决策,积极发展党的组织、扩大党的队伍,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

  恢复和发展党的地方组织。1945年10月,湖南省工委在长沙召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一次会议,决定在全省恢复发展党的组织和开展工作,随后在湘潭、湘乡、长沙等地明确了由省工委直接领导的县一级党组织,建立了新闻、文教、泥木工人、搬运工人等行业党支部。从1946年6月起,随着全面内战爆发,省工委先后按照中共中央南京局、上海分局的部署指示,组织开展以工人、学生为主的爱国民主运动,发展农村地下武装斗争,相继成立湘南、湘北、湘西、湘中工委及县一级党组织。至1949年6月,全省建立地区级工委5个,26个县、71个区建有党的组织,拥有党员8000余名。

  深入组织开展农村武装斗争。根据中共中央于1947年3月8日发出的专门指示,中共湖南省工委部署各地党组织,在全省各地积极组织翻身会、贫农团、农民协会并从中选出青壮年积极分子,成立游击组和武工队,保护群众利益,筹备武装斗争。1947年10月10日,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发布,省工委立即指示各地党组织加紧准备武装斗争,择机组织武装起义。到1949年初,湘南、湘中、湘北、湘西地区的武装起义风起云涌,湖南党组织领导的游击武装达到15支、人数超过3万。

  在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胜利的历史关头,中共湖南省工委遵照党中央和毛泽东关于争取和平解决湖南问题的指示精神,积极争取和推动湖南走和平解放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积极争取和各方共同努力下,由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国民党第一兵团司令陈明仁领衔的37名将领,于1949年8月4日联名发出起义通电,宣布正式脱离国民党政府,所属13万人罢兵休战;8月5日,唐生智等100多名湖南各界知名人士和国民党爱国人士、在湘军官发表通电,响应程潜、陈明仁和平起义。当天晚上,人民解放军进驻长沙城,正式宣告湖南和平解放。湖南和平解放,创造了北平和平解放之后的“长沙方式”,不仅使人民免遭战祸,而且对促进华南、西南、西北地区的解放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后,湖南党组织动员全部地方武装力量,积极支持人民解放军在湘作战,全歼盘踞在境内的国民党军残余武装。从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党领导湖南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必将永载史册。

敢教日月换新天文献纪录片观后感八篇【八】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通过观看《敢教日月换新天》让我明白了,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只有深入学习、准确理解党的奋斗史、发展史,才能弄清楚党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才能深刻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才能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党员干部要学好党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善于从党史学习中“强三力”,凝聚起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磅礴力量。

  观看《敢教日月换新天》让我明白,学好党的历史,要铸牢“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定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脱贫攻坚,我是党员向我看齐”“疫情不退我不退”,这一句又一句从心底发出的声音,正是一代又一代******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新时代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就是要读懂党的百年奋斗故事、回望党的艰苦创业历程、范不忘党的初心,认清历史脉络、把握现实方位、辨明发展走向,学习他们顽强如石、坚韧如丝、绚烂如画的革命信念,切实做到学史增信,不断锤炼信仰信念、磨练思想道德、锻炼意志品质,始终确保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认识到位,对党绝对忠诚。

  观看《敢教日月换新天》让我明白,学好党的历史,要汲取“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初心动力。“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回望百年峥嵘岁月,正是紧紧依靠并带领人民群众,我们党才能走向胜利走到今天;展望下一个“一百年”,新征程任重道远,人民群众依然是我们党应对挑战的依靠力量。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就是要以史为师,对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解读“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把工作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在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谱写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观看《敢教日月换新天》让我明白,学好党的历史,要提升“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业务能力。“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百年党史时间轴上的一个个重大时间、重大事件、重要地点和重要人物,都是党不断在历史实践中检验真理、积累经验的最好总结。开展百年党史的学习教育,不仅仅是让党员干部缅怀先辈楷模,继承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更是要在历史洪潮中吸纳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教训。与此同时,绝不能将历史经验当作“固定公式”以此生搬硬套,要勤学善思、学以致用,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中实现“古为今用”,真正做到学史力行,在推进各项工作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思路,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新长征路上,我们还有一个接一个“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一个接一个“心得体会范文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只有学好党的历史,才能走向更好的未来,才能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续写新篇章、创造新辉煌。

以下是与敢教日月换新天文献纪录片观后感八篇相关的文章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llw.cn/txt/8709.html
敢教日月换新天文献纪录片观后感八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