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教育“双减”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目的就是要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直面当前“双减”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推进专项整治,确保“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切实为学生减负、为家长解忧,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下面,我就专项整治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双减”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专项整治的重要意义
“双减”政策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关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推进“双减”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专项整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对“双减”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开展专项整治,就是要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教育领域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落实,以实际行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二)这是回应群众关切、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对政策高度关注、充满期待。然而,当前仍存在一些“双减”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引发了家长的焦虑。开展专项整治,就是要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这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双减”政策的核心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通过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双减”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能够有效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推动教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正视存在问题,准确把握“双减”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突出表现
虽然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双减”政策落实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内作业管理不规范。部分学校对作业布置缺乏系统设计和科学规划,存在作业量超标、作业形式单一、分层分类作业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一些教师布置作业随意性较大,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准分层,导致基础薄弱的学生疲于应付,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得不到有效提升。同时,作业批改不及时、反馈不到位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影响了作业的育人功能。
(二)课后服务质量不高。课后服务内容较为单调,以辅导作业为主,缺乏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兴趣小组和实践活动,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部分学校课后服务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教师短缺,只能由班主任或学科教师兼任,服务质量难以保证。此外,课后服务的激励机制不完善,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不高。
(三)校外培训隐形变异问题突出。虽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得到了有效治理,但仍有一些机构违规开展培训,通过“一对一”“住家教师”“高端家政”等隐形变异方式逃避监管。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也存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如培训内容超标超前、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收费不透明等,加重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
(四)家校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部分家长对“双减”政策理解不深,存在焦虑情绪,仍然盲目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给孩子安排大量的校外辅导和作业,与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要求背道而驰。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够顺畅,没有形成有效的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影响了“双减”政策的落实效果。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