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市政协城建组调研报告:加强新时代基层政协工作、赋能地方发展新质... >

市政协城建组调研报告:加强新时代基层政协工作、赋能地方发展新质生产力

  市政协城建组调研报告:加强新时代基层政协工作、赋能地方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x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并寄语科技界委员,要务实建言献策,助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这不仅是对科技界政协委员提出的时代命题,更是对人民政协履职工作的方向指引。同时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X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特别是强调提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要求,为X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进一步定向领航,也为X地方政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履职尽责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刻领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切实围绕新时代历史使命统一思想和行动,找准履职重点,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努力在加快高质量发展中扛起新使命、作出新贡献。

  一、加强新时代基层政协工作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功能优势

  1.基层政协作为地方的统一战线组织,广泛联系基层一线,具有联系广泛性,可以就地方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客观的针对性的对策思路。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地方来说,主要围绕本地传统优势产业和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的协调,以及涉及人才和资金的投入关系。而政协的统一战线具备积极协调政府与企业、相关科研院所、相关专业人才等之间的沟通协调,同时围绕地方性战略性产业的中、长期的规划布局提出相对专业的建议性意见。基层政协通过充分调动各党派团体、各个界别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强化委员履职功能,以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客观的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思路。

  2.基层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能够凝聚共识、群策群力,可以就地方针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相关战略和政策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推进方案。协商民主是基层政协的主要工作方式,在开展协商民主的过程广泛征集各方面意见,是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达成共识,实现各方面利益聚合。针对实现地方发展,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不少的挑战压力,例如地方税收体系不够完善,地方自主税源不够稳定,有的地方收支矛盾较为突出,有的地方存在债务较高的问题,地方收支平衡紧张态势也较为明显,如何进一步平衡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地方政策奖励和税收相关方向的调整等问题受到高度关注。同时不少地方也面临着诸多观念、体制、机制等方面障碍,诸如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协同融合发展,围绕新兴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提升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的困点较多等问题。针对问题破解难题、清除障碍、达成凝聚共识,是目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前提之一。基层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围绕地方发展目标可以通过组织协商,推动地方相关部门、政协委员、企业、科研院所及社会力量共同针对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议题,共同分析面临的深层次矛盾问题,从而凝聚共识。针对地方现实发展中存在的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瓶颈、难点和困境,基层政协通过组织全体会议整体协商、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主席会议重点协商、专委会对口协商、网络议政、协商议事座谈会等,针对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3.基层政协委员通过进一步强化履职,发挥其在各行业各领域的专业优势,为地方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促进作用。发展新质生产力所需要的创新是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协同推进,根本取决于人的创新思维和具体行动实践。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任务,也是新时代政协委员履职的重要任务方向。基层政协委员来自社会各个方面,涵盖城乡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分布广泛,绝大部分是生产一线、生产管理、科研教学等领域的优秀能手,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中坚力量。同时,基层政协委员通过不断强化学习,普遍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通过围绕新质生产力不断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参政议政能力,促进地方发展新质生产力。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