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乡党委书记在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上的发言 >

乡党委书记在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上的发言

  同志们:

  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各位分享我乡在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中的探索与实践。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乡镇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既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创新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如何抢抓机遇、破解难题,走出一条符合乡镇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是我们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下面,我结合具体实践,从三个层面汇报我们的思考与行动。

  一、坚持系统观念,构建全域创新格局

  创新驱动不是“空中楼阁”,必须扎根乡土、服务“三农”。我们立足乡镇资源禀赋,以系统思维谋划创新布局,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打造“农业科技化、产业数字化、治理现代化”的三维创新体系。

  (一)以科技创新赋能农业现代化。 针对传统农业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弱的短板,我们与省农科院共建“数字农业实验室”,在全乡12个行政村推广智慧种植系统。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土壤墒情、病虫害情况,结合大数据分析精准指导农户施肥用药,使化肥农药使用量下降28%,亩均增产15%。特别是打造的“5G+草莓产业园”,利用环境调控技术将草莓上市期提前45天,每亩收益突破8万元,带动周边300余户农民增收。同时,与某农业装备企业合作研发智能植保机器人,实现打药、除草自动化,每台机器人可替代20名劳动力,相关技术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二)以模式创新激活乡村产业。 抢抓直播电商风口,建设乡镇电商孵化基地,构建“产地仓+直播间+云仓”供应链体系。引进专业运营团队,免费为农户提供短视频拍摄、直播话术培训,培育本土“网红新农人”47名。202x年,全乡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1.2亿元,同比增长83%,某村通过直播销售手工红薯粉条,单日最高销量突破5000单,真正让手机成为“新农具”、流量成为“新农资”。特别是创新“共享车间”模式,将闲置的村小学改造为食品加工厂,为12家小微企业提供标准化生产场地,带动集体经济年增收40万元。

  (三)以治理创新提升服务效能。 针对群众办事难、审批慢的痛点,开发“智慧乡镇”管理平台,整合党建、民政、社保等42项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在村级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终端”,群众刷脸即可办理临时救助、医保缴费等业务。特别是创新“网格化+积分制”治理模式,将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15项工作纳入积分考核,群众凭积分可在“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202x年,通过该模式解决环境脏乱差问题87个,红白事大操大办现象减少65%,相关经验被《人民日报》报道。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