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X月,我有幸被派驻到X镇X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任职以来,我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牢记使命,与X村广大干群一起,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项中心任务,理思路,定规划,搞建设,解民忧。回忆这一年多的基层工作和生活,感谢X村干部和群众对我的帮助和包容,感谢派驻单位X局对我的支持和鼓励,让我从最初的忐忑不安、无从下手,到现在的满腔热血、踌躇满志。下面,将自己这一年来的工作情况简要做一个汇报。
一、履职情况
(一)探实情,定规划
入村之初,面对满脸期待的村干部,心存疑惑的村民,我的内心有些忐忑不安:长期从事机关工作,从未在基层工作的我,是否可以不负众望,当好这个“第一书记”?我想,看到刚入村的我,X村的干群们心里有着这样的疑惑。入村第一个月,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对农村工作又不够了解,我处处碰壁,不禁有些慌张。
从第二个月起,我重新调整工作思路,决定扎下架子,吃透村情、民情,认认……略…… 栏,将村重大财务开支、涉及群众利益的决策等多项村党务、村务进行定期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
(三)解难题,办实事
在一次走访时,一位村民告诉我:“村里的电压不稳,这一直是个问题,逢年过节,用电增多,电压不够,饭煮不熟,水烧不开,都是常有的事。”面对群众的需求,我决定对X村基础设施薄弱环节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我迅速组织村干部召开座谈会,就此展开讨论。经过讨论,X村面临的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包括:电网亟需升级改造,X村民组电压负荷不够;个别村民组道路年久破损严重,亟待整修;村内健身休闲设施少之又少,群众业余生活单调。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多次到交通、电力、文化等部门,与负责人一一协调沟通,争取到多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面改善了全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争取项目资金X万元对X村民组X米道路进行硬化整修;争取项目资金X万元对X村民组的电网进行了改造;争取县体育运动中心支持,为X村安装体育健身器材X套,改善了村级文体基础设施建设。
(四)谋发展,促振兴
一是动员社会力量,解决个体困难问题。组织机关干部开展助困活动,为该村X余户五保老人、残疾人解决生活难题,送去慰问金X万元、米、面和棉被等。争取企业家和成功人士支持,捐资X万元为X名家庭困难学生进行资助,X名成功人士与学生实现了“一对一”爱心助学。
二是积极发展产业,实现整体经济增收。在干部和成功人士的热心帮助下,群众的生活难题得到了解决。对此,我既感到欣慰,又有些担忧,要从根本上消除贫困问题,仅仅依靠外界的帮扶,这不是长久之计,必须要寻找适合本村村情的产业支撑,让大家依靠自己的双手实现勤劳致富。对此,立足X村丰富的土地资源,通过征求群众意见,我主动对接X乡,借鉴其发展经验,重点发展红薯和药材种植,进一步盘活闲置资源。X村已于202X年X月同X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发展协议,将部分闲置土地种植红薯和药材,由该公司统一进行收购,这样村级土地资源得到了利用,集体经济也实现了由X万元增长至X万元。同时结合人口大村的优势,推动X村两委于202X年X月成立了X劳动服务公司,与X公司进行对接,搭建了用工派遣渠道,在采茶季X名群众通过家门口务工实现年增收X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这一年多的了解,X村目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村两委战斗力薄弱,后备干部力量缺乏。村两委带领引导村民致富的政策、技术和协调等服务意识上需进一步加强。年轻力壮、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人才大量外流,村干部青黄不接问题突出。党员年龄结构老化,发展的年轻党员较少。由于村级经济薄弱,真正想回村创业的青年很少。
(二)集体经济收入少,村级建设成无源之水。除了土地之外,没有其他资源优势,也没有集体项目,无任何收入,公益事业只有“等、靠、要”,资金短缺致使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受阻。
(三)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历史原因,X县的城乡二元格局造成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分布不合理,医疗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多数集中在城镇,农村地区比较匮乏。X村地处山区,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大、公共服务差,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难度大。
(四)产业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目前,X村有少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带领群众致富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产业发展规模不大、覆盖半径小、收益低而且周期长、吸纳贫困户少等问题,在帮助贫困户致富的带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将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