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更新 > 在2025年全市违规吃喝暨酒后失德失范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

在2025年全市违规吃喝暨酒后失德失范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为培育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倡导文明饮酒新风尚,织密群众健康服务网,XX县创新推出“四个一”工作法,统筹推进教育引导群众文明饮酒、健康生活专项行动,有效提升群众健康意识和文明素养,营造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突出“一个核心引领”,强化组织保障

  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党委领导、支部带动、党员示范、全民参与”模式,全方位推进文明饮酒工作,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一)强化“_”

  县委、县政府将倡导文明饮酒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文明饮酒专项领导小组,印发《XX县教育引导群众文明饮酒、健康生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明确部门职责、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建立“县—乡—村”三级责任体系,将文明饮酒工作纳入基层党建考核指标,与乡村振兴、平安建设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全县32个村(社区)党支部均成立工作专班,制定“一村一策……略…… 开展宣讲45场次,覆盖群众5000余人次,现场发放《文明饮酒倡议书》《健康生活手册》等资料8000余份,引导群众算清“法律账”“健康账”“家庭账”。

  (二)集中宣传“造声势”

  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利用赶集日、民族节庆等节点,开展文明饮酒集中宣传活动。在县城广场、乡镇集市设置宣传展板120块,悬挂横幅200余条,开展现场咨询3000余人次。深入中学等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绘制文明饮酒手抄报等形式,引导学生向家长传递文明理念,累计覆盖家庭6000余户。各级党组织将文明饮酒纳入主题党日活动,通过专题学习、交流研讨,强化党员思想教育。

  (三)媒体平台“广传播”

  依托“XX发布”“文明XX”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文明饮酒倡议书》《拒绝酗酒·健康生活》等图文、视频内容,累计阅读量超10万人次。利用应急广播系统,每天早、中、晚三个时段循环播放汉、藏、彝等多语种音频,覆盖全县所有村组,受众达8万余人。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如彝语快板《文明饮酒树新风》、傈僳族民歌《健康生活歌》等,通过“文化惠民”演出、乡村大舞台等载体进行展演,并在抖音、视频号等平台推送,累计播放量超50万次,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三、织密“一张治理网络”,凝聚共治合力

  坚持问题导向、综合施策,统筹行业监管、社会帮扶、健康服务等多方力量,构建“源头预防—过程_—末端治理”的全链条治理模式。

  (一)行业监管“严起来”

  建立公安、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对酗酒重点人群实行分级分类_。针对易肇事肇祸的高风险人员,落实“一人一策”包保责任,由乡镇干部、派出所民警、村医定期走访、动态跟踪;针对中低风险人员,通过村(社区)干部定期约谈、家属共同监督等方式进行教育引导。202x年以来,开展酒驾专项整治行动20次,查处酒驾15起,酒后zhi事案件同比下降45%。加强酒类销售场所监管,检查商铺80余家,张贴“不向未成年人售酒”“适量饮酒”等标识500余张,从源头减少酗酒隐患。

  (二)社会帮扶“实起来”

  村(社区)“两委”成员、网格员每月至少开展1次入户排查,重点关注“一老一小”和酗酒家庭,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物资帮扶、心理疏导等服务。将18户因酗酒致贫家庭纳入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对象,开展电工、家政等就业技能培训3期,帮助25名酗酒家庭劳动力实现就业,人均月收入达2800元。举办“好家风·健康行”专题讲座10场,邀请专家解读家庭关系、心理健康等知识,覆盖家庭120余户,引导群众树立文明家庭观念。

  (三)健康服务“细起来”

  组织县人民医院、乡卫生院组建义诊团队,深入村组开展“健康乡村行”活动,为群众免费提供肝功能、血压、血糖等检测服务,累计服务2300余人次,建立健康档案2.1万份。结合爱国卫生月、世界卫生日等节点,开展“健康生活·远离酗酒”主题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2万份,提供健康咨询8000余人次。推广“以茶代酒”“歌舞敬客”等文明习俗,在节庆活动中组织拔河比赛、民族歌舞表演等文体活动,全县各村(社区)每周开展文体活动超40场次,群众参与率达70%,聚众饮酒现象同比减少60%。

  四、完善“一项长效机制”,巩固治理成果

  坚持抓常抓长、标本兼治,建立健全制度约束与正向激励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推动文明饮酒从“集中整治”向“常态长效”转变。

  (一)村规民约“立”行为

  指导全县35个村(社区)将“不酗酒zhi事”“酒后不驾车”“文明用餐”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通过村民大会表决通过后公示实施。建立村规民约执行监督小组,由老党员、村民代表等担任监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