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市委同意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系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的重要指示,总结交流经验,分析形势任务,研究部署加强我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路和举措。
X省会议召开后,市委专题召开常委会,传达学习会议精神,提出我市贯彻意见。市委X专门作出批示,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好X省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兄弟市好做法、好经验,切实加强我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要积极推进基层党建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重要作用,为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推动城市建设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为更好地学习先进,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这次会议,我们专门请来了X同志给我们介绍经验。X和X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得到了党中央、中组部的高度肯定,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借鉴。
昨天,大家在X和X进行了实地考察。今天上午又集中观看了专题片,X等7家单位作了大会发言,还有15家单位作了书面交流。总的感到,各县市区思想高度重视,组织领导有力,工作措施扎实,实际成效明显。一是坚持聚焦大局、服务中心,城市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能力明显增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推动城市发展的水平越来越高。二是坚持区域统领、上下联动,初步构建起目标一致、相互衔接、有效运转的工作体系,步子越来越大。三是坚持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推动各领域党组织互动并进,城市基层党建合力越来越强。四是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强化社区党建工作基础保障,树立大抓基层的导向越来越鲜明。五是坚持统筹谋划、整体推进,有效落实责任、传导压力,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态势越来越显著。工作中,各县市区都创造了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大家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和各县市区实践,我就贯彻落实X省会议精神和市委要求,进一步推进我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略…… 推动“两聚一高”的创新实践。
聚力创新的主阵地在城市。在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方式中,城市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通过加强各类园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等党建工作,为各类市场主体、各类优秀人才提供支持和服务,可以更加有效地激发和释放他们的创新潜能,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注入更多生机活力,使创新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主引擎、主动力。聚焦富民要靠城市引领带动。全市有X个区市,X个县级市,国家级高新区、开发区X个,城市集聚了全市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我市经济发达,但老百姓总体上还不够富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占人均GDP的X%,低于全省平均水平X个百分点。就城市而言,202x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万多元,低于X等市。富民,不仅是对收入增长、衣食住行等基础层面的保障,更是对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体育文化、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全面提升。这就要求城市基层党组织,把“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追求,更大力度推进产业富民、创业富民以及公共服务普惠,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服务资源,把党的组织活力转化为创新活力。
3、从加强城市基层治理的效度上认识和把握。城市基层党建与城市基层治理密切相关,党建强、治理则强,党建弱、治理则弱。我市城市化起步早、基础好、发展快。改革开放以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X%提升到现在的X%,城镇常住人口由X万人增加到X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由X平方公里增长到X平方公里。由此对城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同时也对城市基层党建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是流动人口激增,强流量需要强引导。目前,全市流动人口已高达X0多万,这些没有户籍、“洗脚进城”的“新城市人”分布广泛、流动性强,既给城市发展带来活力,也给_带来压力。做好他们的工作,单靠街道社区党组织力量远远不够,需要各方面共同协作,形成强有力的磁场效应,把他们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二是“城市病”不断凸显,大开发需要大管理。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人口总量扩张、土地开发强度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管理能力、公共服务水平,难以适应城市化快速发展需求,交通拥堵、环境压力、公共资源紧张等不同程度存在。解决好这些问题,尤其需要基层党组织上下衔接、左右联动,发挥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最大限度地汇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正能量。三是治理难度加大,新矛盾需要新办法。当今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矛盾冲突的常态化,一些新的社会矛盾随之增多,城市治理难度相应增大。尤其是老城改造、劳资纠纷等,涉及广、触点多、燃点低,处理不好很容易引发公共事件,演变为社会问题。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好,在城市发展的各个条线、各个领域都能发挥好骨干作用,把矛盾化解在萌芽期,把冲突消除在第一线,把问题解决在最前沿,才能寻求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画出民心民愿的最大同心圆。
X省会议明确提出,城市基层党建就是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有机联结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的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围绕这一总体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要强化“一个定位”,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_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巩固党在城市执政基础、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更加自觉地热爱党、跟党走。构建“一个格局”,就是紧紧围绕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两聚一高”大局,加快构建多元共治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坚持“五个注重”,就是更加注重全面统筹,更加注重系统推进,更加注重开放融合,更加注重整体效应,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抓好“五个关键”,就是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健全街道社区、单位、行业党建互联互动体系,完善市、区、街道、社区党组织四级联动机制,扩大新兴领域党建有形有效覆盖,强化党建引领服务功能,从而实现全市城市基层党建整体突破提升,努力走出一条贯彻中央精神、彰显X特色、切合基层实际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子。
二、着力构建多元共治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城市基层党建,需要条条块块、方方面面参与,需要多元共治,而共治的核心是我们的党组织。城市基层党建要发挥核心牵引作用,善于使用统筹方法,从“一亩三分田”到“拧成一股绳”,从独立封闭的个体自转,走向开放融合的整体推进,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实现互联互通。
1、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城市基层党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街道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处于承上启下、联结四方的枢纽核心位置。随着城市管理_改革的深化和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街道社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凸显。要强化街道党组织的统筹协调功能,使之真正成为有效引领带动、联结各类组织的“轴心”所在。任何一个城市,无论大机关还是小单位,无论_内职工还是_外人员,无论楼宇还是商圈,都要落地到街道。在城市基层党建中,街道党组织是联结辖区各领域党组织的“轴心”,只有街道党组织坚强有力,才能有效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目前,我市一些地方对街道党组织建设用心用力不够,出现“三多三少”现象:抓招商抓项目抓税收投入多,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投入少;承担职责任务多,可供利用资源手段少;机构挂牌多,管得着用得上的少。有的基层同志感慨:现在基层有“签不完的责任状,数不清的一票否决”。这些问题不解决,基层就没有办法聚焦重点,做出成绩。一方面,要做好“加法”。赋予街道党组织相应的职责职权,既下达“过河”的任务,又解决“桥”和“船”的问题,为街道党组织整合党建力量、推动共驻共建创造必要条件。比如,涉及街道的公共事务,街道党工委要有综合管理权;区属职能部门派驻街道机构的指挥调度、考核监督以及人财物等,要下放给街道。另一方面,要做好“减法”。全面清理多头考核、重复考核和一票否决事项,积极推行职能部门职责下沉准入制度,逐步取消街道招商引资、协税护税职能及相应考核指标,引导推动街道党组织进一步聚焦主责、突出主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基层党组织建设上来,转移到推动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等工作上来,转移到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上来。减负不是目的,做“减法”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地做好“加法”。街道减负后,必须在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上下功夫。按照精简、统一、高效原则,建立街道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调整优化街道内设工作机构,从过去“向上对口”转为“向下对应”,不断强化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机构和力量,使基层干部真正集中精力深入群众、服务群众。要强化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使之真正成为落实党的大政方针和各项任务、带领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坚强堡垒。
加强城市基层党建,重心在社区、难点也在社区。这些年,通过持续深入抓基层打基础,全市社区党组织建设总体上得到加强,但一些地方社区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引领作用虚化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有的社区牌子挂了很多,但看不到党组织的标识,“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有的社区只看到社会组织的活跃,却听不到党组织的_;有的社区党组织把自己与其他组织等同起来,把政府购买服务变成其他组织的资源,群众享受到了便利服务却感受不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有的“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工作随意性大,表面上轰轰烈烈,实质上收效甚微。这些问题的存在,降低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