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更新 > 市委书记在2025年全市营商环境建设系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市委书记在2025年全市营商环境建设系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目录/提纲:……

  一、充分肯定成绩,坚定优化营商环境的信心决心

  一是改革举措持续深化

  二是企业获得感明显提升

  三是法治保障更加有力

  四是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政策落地不够到位

  二是服务意识有待增强

  三是监管执法仍需规范

  四是要素保障尚需加强

  二、聚焦重点任务,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实现新突破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1、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便利化

  2、深化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

  3、深化“证照分离”改革

  (二)优化法治环境,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1、规范监管执法行为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3、完善涉企纠纷调解机制

  (三)强化要素保障,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1、加强金融服务

  2、加强用地保障

  3、加强用工保障

  (四)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1、打破市场壁垒

  2、完善市场准入制度

  3、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五)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化水平

  1、创新招商引资方式

  2、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3、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三、强化责任担当,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二是强化协同配合

  三是严格考核监督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

  五是加强宣传引导

  ……

  市委书记在2025年全市营商环境建设系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营商环境建设系统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总结成绩、分析问题、部署任务,动员全市上下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我市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刚才,XX同志传达了上级有关会议精神,XX单位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请大家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坚定优化营商环境的信心决心

  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XX市2025年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改革举措持续深化。我们聚焦市场、政务、法治、开放四大环境,系统性推进46项重点任务。在市场环境方面,推行企业登记“智能+”模式,强化创业支持,构建多维金融体系,202x年普惠贷款增速达

  ……略……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市营商环境建设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

  一是政策落地不够到位。部分地区和部门对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对政策的理解把握不够深入,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现象,一些好政策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服务意识有待增强。有的干部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倾向,对企业诉求回应不及时、解决不到位;“新官不理旧账”问题仍然存在,影响了政府公信力和企业信心。

  三是监管执法仍需规范。监管执法过程中仍存在尺度不一、标准不一的问题,有的执法人员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影响了执法公正性和权威性。

  四是要素保障尚需加强。企业在融资、用地、用工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困难,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获取要素的成本较高,隐形收费、间接成本、服务缺失现象未完全消除。

  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聚焦重点任务,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实现新突破

  今年,是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之年。我们要锚定持续打造国家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的总目标,坚持以改革创新为牵引、以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1.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便利化。深化“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掌上办”;强化AI服务能力,接入国产大模型,推动高频事项“边办边问”“智能问答”;提升“12345”热线服务质效,定期梳理企业群众反馈的共性问题、高频问题,集中攻坚。

  2.深化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全面落实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制度,规范中介服务,减轻企业负担;建立重大项目领导挂帅制度,实行“一对一”服务、全程代办,确保特事特办、急事急办。

  3.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扩大改革覆盖范围,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实现更多事项“照后减证”“拿照即经营”。

  (二)优化法治环境,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1.规范监管执法行为。健全监管执法制度,规范监管执法程序,推动“扫码访企”,实现监管执法全过程留痕、可追溯、可监督;加强对监管执法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依法精准打击知识产权领域违法犯罪活动,发挥知识产权法庭、检察室辐射引领作用,助力营造创新环境;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为企业提供专利申请、_援助等服务。

  3.完善涉企纠纷调解机制。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多元化调解方式,及时化解涉企矛盾纠纷;健全完善诉讼服务、控告申诉、行政复议、出入境审批受理、办理机制,采取跨域立案、容缺收件、繁简分流、一站办结等有力措施,切实降低企业办事成本。

  (三)强化要素保障,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1.加强金融服务。构建绿色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多维金融体系,提高各类经营主体尤其是小微企业信贷可获得性;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普惠、首贷领域投放。

  2.加强用地保障。创新土地供应方式,推行“标准地”出让,提高土地供应效率;加强土地集约利用,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满足企业用地需求。

  3.加强用工保障。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搭建企业用工平台,为企业提供招聘、培训等服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四)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1.打破市场壁垒。清理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竞争;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严厉打击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

  2.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深化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放宽市场准入限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简化企业跨区域迁移涉税涉费事项办理程序,降低企业迁移成本。

  3.加 ……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